接 1# 史锦顺 文
-
一个测得值,看是不是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这很直观;但另一个测得值又如何呢?其他测得值各如何呢?因此,以一个值,即以一个误差元做判别,那是不妥的,是缺乏统计观念的不正确做法。
-
要以“误差范围实验值是否小于误差范围标称值”来判别是否合格。
-
有人说:搞计量有标准。检定时用被检仪器测量标准器,标准器的标称值对测量仪器来说可当真值用。我把测得值减标准的标称值,那就是误差;误差小于误差范围,就是合格。有什么不妥?
-
老史回答:这种说法和做法,在较低档次的计量工作中是可以的。但不能把低档次的情况当做普遍情况,更不能把低档次测量的习惯和认识,当做普遍规律。测量计量作为一种科学,其主要对象是精密测量与计量。用一个误差元来判别合格性,对较高档次的计量,不行。我们知道,精密测量(包括精密计量,计量的实际操作就是测量)必须进行多次测量,要用贝塞尔公式计算西格玛。一算西格玛就是求误差范围了。要培养统计的观念和习惯。要凭误差范围实验值说话。测得值的平均值减标称值是系统误差,系统误差与三倍西格玛合成,就是误差范围实验值。
-
误差范围的实验值,对低档次测量来说,就是一个值。因为,所谓“低档次”就是分辨力低的测量。测量的误差元各个相等,都等于系统误差值,而随机误差元都是零,于是,误差范围实验值蜕变为一个值,即系统误差值。昨日之星所指的判别,就是这种情况。因此这种情况仅是“误差范围实验值小于误差范围标称值”的特例。你的那种判别方式,在低档次计量中可用;在精密测量精密计量中不行。
-
任何测量计量理论,任何测量计量工作者,要了解有低档次测量的存在,要包容低档次测量,但局限于低档次、甚至安处于抵挡次,就错了。
频率测量,近五十年来,几乎淘汰了低档次测量。数字化测量,既小巧又价格低廉,特别是精密性、准确性比模拟仪器高几个量级。我参加工作时的那种很笨重(当时主要是原苏联生产的)的频率计,20年前就淘汰光了。
精密测量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示值要有显著的变化。变化量,最少也要有3个字以上的变化。不然,就是测量分辨力低。就是低档次。要测量计量有像样的水平,起码的条件是有足够的分辨力。准确要建立在分辨得出的前提条件之下。初学者有时把分辨力很低的测量结果,只是见到与相对真值(标准的标称值)一致,就说是测量误差为零,这是错误的。分辨力是1%,就不能说到0.5%以下的层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