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2# lcatei
先生敢于提出问题,勇气可嘉。但一要正确估量自己,二要尊重别人。要想好自已的问题,提出论点,找到论据,写出文章(讲道理的一段话,就是文章)。要像个学术讨论的样子。不要东一句西一句,让人不好接话。不把自己的观点说明白,而又说些气话,这是对看你帖子的人不够尊重。
-
你质问说:“请问谁否认过真值是客观存在的?”
我回答你:第一,你质问别人,要针对别人的论点,老史批驳的是“真值不可知”论,并没提“真值不存在”论。你的质问与我的文章对不上号,第二,国际的基本文件都没看过,没资格质问别人。不知道的事可以问,但那是请教,而不是质问。有功夫该看些基本文件。我告诉你,“真值不存在”论载VIM第一版1.18条,中译本《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名词》1986版第10页。
VIM 第一版强调真值不存在;第二版强调真值不可知;第三版分三个版本:2004 版、2008版和2012版。2004版把真值、误差等概念列入附录,不列入正文,其意图很明显,这是要取缔误差理论的一切概念。对此,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潘必卿院长,代表中国向国际计量局提出强烈意见,此后VIM2008版以及2012版又把误差理论的术语,包括真值、误差等列入正文。VIM2012版承认了某些情况下真值可知,这是进步;但又说待测量的真值不可知,总的来说,没改变真值不可知的基本立场。又说有标准时真值可知,这是自己否定自己。
你质问说:“请问真值存在,就一定测得到吗?比如长度,我们的源头是真值吗?”
你的表达似乎不完整,我不能确切理解你的观点。我文章讨论的是真值是否可知的问题。你可以赞成“真值可知”,也可以主张“真值不可知”,然后摆出理由来,辩论一番。
真值是相对测得值而言的,真值就是客观值、实际值。实际值是客观存在,当然是可知的,是可以测量得到的。如果说真值不可知,还测量什么?还搞什么计量?测量要准确,靠的是仪器的准确;计量是保证仪器的准确,靠的是标准。准确就是误差小,误差是测得值与真值的差距,测得值减真值是误差元,误差元的绝对值的一定概率意义的最大可能值是误差范围。
准确度没有门限。如果误差范围有个最小值的限度,那就得承认真值是不可知的。但没有这个限度。现代量子理论的“不确定性”原理,说的是两个有共轭关系的量,同时测量,有准确度门限,因此,能量与时间、动量和坐标,不能同时准确测定。但测量与计量,都是单个测量一个量,是没有准确度门限的,因此真值是可知的。
真值概念有些像点的概念。几何学的基本元素是点,由点构成面,由面构成体。凡能给出的点,都是一个小圆面。因为再细的针,针的截面直径也不可能为零。所谓点,就是其面积比我们研究的对象小很多而不必追究怎样实现直径等于零的点。谁也得不到直径为零的点。只要说明:任给一个小面积,都可以在此面内得到比该面积小得很多的一个小小面积,这个小小面积就可以当做一个点。
面积为零的点得不到,这不影响几何学的理论的正确,不能由此说点不存在;同理,误差为零的测得值得不到,这不影响误差理论的正确,不能由此说真值不可知。实践需要的是误差范围足够小的相对真值,相对真值就代表真值。
要明白些哲学道理。绝对与相对的问题,就是哲学。有人反感哲学,这是不对的,因为哲学是自然与社会的总科学,讲的是通用的、一般的道理。不懂唯物论,就要上唯心论的当,不管人们是否知觉。
绝对性寄于相对性之中,相对性包含有绝对性。相对真理是正确的认识,相对真理的总合就是绝对真理。
就测量与计量来说,根本的需求是满足人的实践需要。人们得到满足误差范围要求的测得值,就是认识了实际值,实际值就是真值,这就是得到了真值。在计量中,只要标准的标称值的误差范围比被检仪器误差范围小10倍,标准的标称值就是计量活动的真值。
GUM说真值就是实际值。长度测量与任何测量一样,其“源”必然是被测量的实际值,也就是被测量的真值。测量如果不反应实际值,就没必要测量了。
物理公式就是量的实际值的公式,就是真值的公式。如果真值不可知,那就等于否定一切物理公式,那是不可能的,当然是不对的。
谁误导谁?不确定度论的“真值不可知”才是误导。把 “开导”说成是“误导”,真假不辨、是非混淆,这才是误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