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准规范与检定规程不同,大家都明白,但怎么不同,争议还是很大的。我希望各位专家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
抛砖引玉。板砖如下:
校准规范是规范校准活动的文件,目的:
1. 确定被校准的测量仪器是什么
----以便使用者知道,不同名称的同种仪器,或者不同结构的同种仪器,均可以采用这个规范;或者名称相同的仪器,但不可以使用此规范。 2. 统一评价的计量特性,便于比较仪器性能,进行计量确认
----对于同样的计量仪器,采用同样的方法,评价同样的内容,可以方便量值统一。如果评价内容不同,用户需要首先确定两个校准结果是否等效,然后才能够与计量要求进行比较,确认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3. 统一环境因素的处理方法
----哪些环境因素会对校准结果产生明显影响,校准规范编写者进行研究后列出,便于校准员进行核查和控制,在证书中列出;避免校准结果使用者由于缺少信息而误用。
5. 定义能够评价计量性能的最简单方法
----校准方法不是越复杂或越先进越好,而是能够评价计量性能的最简单方法。达到校准目的,成本最低,自然是多赢的。
当然,校准规范定义的方法,不影响采用更加复杂的方法,评定特殊需求所需要的计量性能。
4. 统一数据处理方法
----通过统一校准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使校准结果的含义相同,与第2点的目的相同。
希望大家补充或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