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特信计量检测服务平台_计量管理软件

快捷导航
计量基础
收藏本版 |订阅

计量基础 今日: 0|主题: 1927|排名: 2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正确地看待MSA——浅析MSA工作的必要性和利弊权...

[复制链接]
wangwu 发布于: 2016-8-18 17:10 1381 次浏览 3 位用户参与讨论
跳转到指定楼层
MSA英文全称:Measurement Systems Analysis,翻译过来就是“测量系统分析”,是TS16949体系要求下的五大工具(APQP、PPAP、FMEA、MSA、SPC)之一,是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质量保证不可或缺的重要分析工具之一,在其他领域诸如医疗器械、航空航天、船舶、军工、科研等也有很广泛的应用。
    测量系统分析的目的就是确保测量系统是可靠的。请读者老爷注意了,这里用“确保”(ensure)而不是“确认”(confirm),“确保”包含了“确认”和“保证”两个方面的意思,简而言之就是先“确认”测量系统是否可靠,如果可靠则已,不可靠就要改善,进而达到“保证”测量系统可靠的目的。
    我们公司自成立以来,就伴随着各种工具和技术的引进,MSA也是其中之一。MSA引入之初,有很多同事对这个“异形”不甚了解,因此也本能地产生过排斥的情绪,后来迫于客户、体系和管理层的压力,强按牛头喝水,这才勉强播下了MSA这颗“怪异”的种子。有些同事经常会说:“我的测量设备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绝对可靠,根本不用做MSA。”实际上这句话本身的出发点是好的,其潜台词就是——我们花了这么大价钱投入到这套测量系统中去,如果它不可靠了,那再也找不到更好的替代设备了,因此,你也不用做MSA了,因为你做不做MSA,我们都只能用它。然而,正确的逻辑是:最先进≠最适合。比如我爷爷就喜欢电子手表,看起来方便,多贵的机械表或石英表他都不要,除了送人外,他自己是看不懂的,这就是典型的最先进≠最适合。
    那么,到底需不需要做MSA,我们到底要从哪几个方面去考量呢?作为制造业,我们首先要考量的因素是“客户要求”,其次是“体系要求”,再者就是“品质要求”,但是,实际状况和理论有出入,MSA工作并非是简单地满足这几个要求,机械地进行,如果这样的话,MSA这个强大的工具就失去了生命力,甚至会变助力为阻力,影响公司业务的整体收益。基于此,我们对MSA工作的还需要进行“必要性权衡”,即找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在品质有保障的前提下,使公司的利润最大化。“必要性权衡”基于四个方面进行:“成本控制”、“风险规避”、“效率”、“可操作性”,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不是简单的独立。
    先谈谈“客户要求”。
    如果业务能在与客户谈判桌面上争取更多可能的话,MSA工作会更加顺畅,很多阻碍实际上是来自于客户的一些不合理的要求,然而又解释不清楚(因为有时候要让客户懂一个道理,得先让他明白十个道理),因此只能接受。建议客户窗口的同仁们可以在谈判时带上MSA工程师甚至MSA团队经理,在技术沟通上把前面的工作做足,去除不必要的羁绊,为MSA更科学、更合理、成本更低地开展提供空间。因此,“客户要求”是可以进行谈判的,只要合理,只要客户还想和我们保持合作关系的话,相信客户一定有足够的时间来理解我们。
再说“体系要求”。
    好的质量体系就是公司的灵魂,体系中的绝大部分条款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精华,每一条的要求都是有其自身的逻辑和价值,因此,体系的要求也具有了强制性,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就是:人家都总结好了,你还摸索什么,执行就是了。然而,值得一提的是,体系的要求通常都比较笼统,不会细到指导你具体怎么去开展MSA,因此,我们只谈必要性,不谈如何操作,仅需要以此态度对待体系要求即可。
    再谈“品质要求”。
    如果说“客户要求”、“体系要求”是表,那么“品质要求”就是里,表里如一固然是最理想的状态,然而,问题就在于实际状况中,MSA工作不是独立的,是嵌入到各个环节中和各个管理模块中去的,常识告诉我们,短期内,品质与利润是矛盾的。而实际上从长远来看,品质与利润却又是统一的,品质可以打造品牌,品牌可以创造利润,因此,真正高瞻远瞩的企业是视品质为企业的生命,鼠目寸光只会让企业陷入永无止尽的欺骗漩涡,欺骗客户,欺骗社会,用十个谎言圆当初撒下的一个小小的谎。从这一点来看,MSA工作需要大团队的理解和支持,否则,单相思地去满足“品质要求”会非常困难,处处受阻,举步维艰。经过近三年的MSA工作的推行,目前我们企业的MSA工作还算顺畅,无论发自内心与否,绝大部分同仁还是非常支持MSA工作的,最少现在很少因做不做MSA有过很大的争议,但是,要把MSA做得更系统更完善,路还很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使MSA能更好地服务于品质。
    以上三点是为了说明MSA工作的必要性。一旦我们要开展MSA工作,其过程也不是机械、僵化地进行,为此,我们提出了“必要性权衡”这个观点。很多公司尤其是国内的一些中小型企业,对MSA的理解非常肤浅,运用起来也非驴非马,不仅技术上理解不透,管理上也机械僵化,甚至很多人一提到MSA就想到GRR,把MSA等同于GRR暴露了他们对MSA的理解极度的片面和肤浅。
    “必要性权衡”是在认同了MSA一定要做的前提下进行的操进一步的考量。
    第一点权衡:成本控制。
    商业化的企业一定是要盈利的,这个大家都非常清楚。然而,潜在的成本风险就像幽灵一样,无处不在,一不小心,就会给公司带来经济上的损失,而且很多时候人们还意识不到倒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而且在固有的盈利模式下,通常觉察不到利润还有再提升的空间。
这个说得很模糊,举一个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
    就比如某零件A拉力测试,当初客户坚持要做,根据调查发现,一个A大概RMB 120元左右,因为是破坏性测试,根据GRR的取样数量,需要90个A,即约10,800元RMB。然而,GRR抽样不一定是10个(或组),考虑自信度的问题:10个样品的自信度为90%,5个样品的自信度为80%,综合其他因素考量(设备参数设置、仪器本身计量性能、操作员的熟练性、夹具的合理性等),认为可以承受得起这10%的自信度削减,却可以省下5,400元RMB,孰轻孰重,衡量时就需要慎重。
    基于焊接拉力样品极度不一致的特点,上述5,400元RMB也是白白浪费掉的,因为嵌套GRR的结果显示不合格,问题倒底出在哪里?后来经过不断调查研究发现,夹具的上下部分不同轴,导致部件不是直向被拉脱的,而是斜向被撕裂的,经过设备工程师调整后,嵌套GRR还是不合格,再次排查原因,初步估计测量系统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已经不大(最有可能的问题点夹具已经改善好了),最后考虑到是样品不一致程度太大的缘故,经过人为调试不同设备关键参数的生产条件下的制造出的零件A进行拉力实验发现,拉脱力没有规律可言,和设备关键参数并不成正比,最后迫不得已,选择了假设检验的办法,假设检验就又可以减少样品的数量直到零,后来把单因子定在了不同时间段上面,因此,可以直接获取首件检查的数据进行分析,而此时的分析样品成本降至零,其结果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就是成本考量的一个典型的案例。
    第二点权衡:风险规避
    风险规避通常会发生在测量系统分析不可靠时改善决策。比如说,有些量具本身的分辨力(Discrimination)不够,导致测量系统的有效解析度(NDC: Number of Distinct Categories)不足,即测量系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分辨出实际过程的变异,那么理论上,这个时候是需要改善的,然而改善成本出人意料的高,比如2万倍的成本(原量具10元,更换后量具20万元),而且拉线数量很多,量具数量也很庞大,比如要替换1,000套,成本就是2个亿,这种情况下,就要考虑风险到底能否接受了,如果能接受,那么就不会去替换量具,如果接受不了,仍旧不想替换量具时,就要考虑一旦发生品质事故后,品牌形象会不会受损?退货赔款会花多少钱?会不会失去客户和市场?不良产品会不会给社会带来危害?等等,如果权衡利弊之后,这个风险我们吃得起,那就保持量具不变,但需要后工段其他手段进行监控产品特性,从侧面控制该特性的相关参数,也是一种权宜之计。
    第三点权衡:效率
    当MSA工作严重影响到生产效率时,就要重新思考MSA的管理是否合理。单纯的MSA分析工作是非常简单的,但要综合考虑生产效率时,就需要有很好的统筹管理,获取计划部门给出的生产计划,获取设备部门的设备安装、调试、保养计划,获取生产部的5S安排节点等等,都是MSA统筹工作很好的切入点。总之,影响到了效率,MSA管理工作一定不到位,需要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安排,才能呈现最佳的协作状态。
    第四点权衡:可操作性
    选择MSA分析方法时,可操作性往往左右着我们的选择。就拿我们公司某测量系统来说,样品之间的一致性太差,严重影响了我们对测量系统可靠性的判断,因此,通常会选择破坏型的测量系统分析方法,但破坏型的测量系统分析方法往往又比不上方差分析法(ANOVA),然而,总归是有替代的方法可用,聊胜于无吧。
    通常我们选择MSA方法的优先级是:交叉方差分析(across ANOVA)>嵌套方差分析(nest ANOVA)>均值极差法(X-bar R)、风险探测法、信号探测法>极差法(Range)、假设检验(Hypothesis test)、相关性分析、其他替代的方法,知道优先级之后,还要考虑可操作性,如果无法进行,只能降级选择,千万不能机械地套用条条框框,这样的MSA还不如没有,有的话,也只是在浪费时间,起不到实际的作用。有人说:“随便搞一个方法,有报告就行,反正客户也看不懂,把审核过了再说。”从某种程度上,我们无法轻易去评价这种说法的正确性,但经过本人与客户打交道的过程中发现,一旦客户较起真来,还真有懂的,不一定是很专业的,但最起码的一些原理都清楚,尤其是一些从事过MSA工作的SQE。因此,MSA工作不能抱侥幸的心态,一定要理解透彻整个测量过程,做出正确的选择,让MSA工作发挥出应有的热,才不至于白费工夫。
    花了较大的篇幅澄清了一下MSA工作的必要性和实际工作中的权衡,其根本目的就是:既满足客户、体系、和品质的要求,又尽量使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因为是第一次在厂刊探讨MSA工作,故此,并未涉及到具体的技术细节,而是从MSA工作的管理层面进行铺陈,实际上这些东西比具体的技术更加重要,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管理层面的探讨趋向于“道”,技术层面的探讨趋向于“器”,道法自然,驾驭着“器”,因此说,MSA的管理工作对于MSA价值体现更加关键。当然了,技术层面也不容忽视,技术发展一旦到了一定的高峰,会发生质变,可以左右局势。就像二战的美国率先掌握了原子弹技术,这对整个二战战后格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使得美国领先世界几十年,直至今日,今后就不好说了,毕竟“道”不同,结局也一定会不同。毛泽东对艾森豪威尔进行战略藐视时说:“原子弹就是纸老虎”,相信今天的中国人对这句话一定有深刻的体会,这就是“道”的力量。
借题发挥一下,旨在说明本文的用意和目的,期望公司所有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层,能够正确地看待MSA工作,重新审视MSA工作的重要意义,这可不是纸老虎,驾驭得好,会变成真老虎,其他部门对MSA的支持那更是如虎添翼。
    MSA这颗种子需要肥沃的土壤,在公司这块丰饶的土地上,它已经生根、发芽、结果,但果实还有些苦涩,可能需要嫁接,可能需要再吸收一些复合肥,可能需要勤浇水,可能需要人工授粉……相信在这片阳光遍洒的土地上,MSA工作日新月异,一定能结出甘醇如醴的果实,摘下它,庆功宴上,人人得以品尝,永远铭记这难以忘却的味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已有3人评论

沙发
爱上阿南 发表于 2016-8-18 19:10:43
大多企业做MSA都是为了应付客户要求和体系要求,考虑品质要求的就少之又少了,并且真正做MSA的就更少了,大多都是编假数据应付检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esky520 发表于 2016-8-18 19:43:23
常识告诉我们,短期内,品质与利润是矛盾的。而实际上从长远来看,品质与利润却又是统一的,品质可以打造品牌,品牌可以创造利润,因此,真正高瞻远瞩的企业是视品质为企业的生命,鼠目寸光只会让企业陷入永无止尽的欺骗漩涡,欺骗客户,欺骗社会,用十个谎言圆当初撒下的一个小小的谎。
为楼主点赞,说出了我心里一直想说却没有说出的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dzlqsq 发表于 2016-8-18 21:49:46
这就是了,如果MSA只为应付客户,那么就永远发挥不了它的作用。我记得我们公司有一套测量系统不合格,然后由我主导改善,各种开会讨论,各种实验、取证、咨询,最后逐渐锁定范围,最终找到根本原因,提出改善措施,前前后后经历了半年之久,参加的各个部门的各个专业的工程师达十几人之多,最终把这个困扰我们、困扰客户多年的难题给解决了,赢得了客户的充分信任,牛皮不能一直吹,得让客户看到我们做MSA的专业能力和改善测量系统的决心和团队的合作力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耐特信计量检测服务平台_计量管理软件  

Copyright © 2001-2016 Nets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etson ( 粤ICP备14061212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