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特信计量检测服务平台_计量管理软件

快捷导航
计量基础
收藏本版 |订阅

计量基础 今日: 0|主题: 1927|排名: 2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正确认识测量不确定度...

[复制链接]
winteer 发布于: 2016-8-18 16:16 5117 次浏览 16 位用户参与讨论
跳转到指定楼层
11#
3266364gxf 发表于 2016-8-18 20:24:04
我们曾于2009年4月在《中国计量》发表过《检定结果通知书与不合格通知书》的短文,说明前者的不合理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nshukwrd 发表于 2016-8-18 20:25:15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爱上阿南 发表于 2016-8-18 20:30:23
分析的不错。只是倒数第二段中的:“是以被测量的真值为中心,。。。。。”似乎不妥,既然知道了区间,中心是真值,那不就知道真值了吗?请三思。
其实不确定度和误差理论的关系很简单,我也发帖讨论过,看看误差理论的书就知道,不确定度主要就是将误差理论中的随机误差和未定的系统误差的分析与合成部分,采用了“不确定度”的概念,在分析和合成的方法上又进行了细化和统一而已。由于它对于当时检测和校准的重要性,也就是计量学的地位和重要性,单独将其制定成了标准进行统一,同时在误差理论的专著和教材中及时收录相关内容。

只盯着“误差”和“不确定度”那概念上八九条不同,而看不到他们的联系,那永远也理解不了“不确定度”,永远觉得它高大上,也很难得到正确应用。


    非常感谢都专家关注我的该帖!特别是因为在仪器信息网参赛,在这里只能是以截图这样不太清楚的形式出现,都专还能帮我看这么长的一帖,真的很感谢!
    倒数第二段中的:“是以被测量的真值为中心,。。。。。”,是指对于最大允许误差而言:

    对于误差现论中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确它是建立在真值是知道了的基础之上哦!都专:你说是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wsm123123 发表于 2016-8-18 20:43:15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gxf3266364 发表于 2016-8-18 20:48:28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快乐.每一天 发表于 2016-8-18 20:53:37
我觉得自已的可取之处在于:善于找自已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犯有的错误,不断舍弃错误的认识而使自已有新的,相对更正确点的认识。也许这正是自已在自已的专业上能做点事的原因吧!当然对于在虚拟空间里说自已怎么的,不容易得到认证。但又好在我们生活在这伟大的互联网时代,规版如舍得点滴你宝贵的时间,输入刘彦刚 计量搜索一下,或许能对我有些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esky520 发表于 2016-8-18 21:15:10
不用客气,回您的贴子是觉得有交流的价值,可能会达成共识。有些人的观点说一千道一万都是没有用的,白浪费时间和精力。我不是北大更不是清华毕业的,供职的单位级别也不够高,我只是九十年代初中国计量学院毕业的一名普通工学学士,老师给我们传授了系统的计量学基础知识和误差理论知识,我们只是具有更强的计量意识。
       1059颁布实施后,我是2001年去北京听李慎安老师的课,此后我们一直保持联系和合作,从写文章到出书,再到研究不确定度的课题和成果鉴定。今年3月份,因为论坛的讨论,就不确定度和误差理论的关系我们电话交流半个小时,畅想了一下不确定度是怎么来的,取代了误差理论中的哪些内容。4月下旬去北京出差,又登门拜访了他老人家,我们又聊了一个多小时,我们的观点是一致的,交流起来非常开心,李老本月刚过89岁生日,其精力和体力令人非常羡慕,今年还应邀去做不确定度培训。
       讨论真值、测量结果、测量误差和不确定度的关系,请先从对一个特定量的测量来思考,如测量一个电阻、某物体的长度或质量、某水样中各种离子的含量等。搞清楚了特定量的测量中这四者的关系后,再去理解计量器具的检定或校准中各种量的关系。如果前者还没搞清楚,后者就别去发表什么见解了,将两者混在一起讨论将更是一笔糊涂账。
        前者您可能搞清楚了,我在这里再班门弄斧地啰嗦一下。对于特定量的测量,真值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我们不知道,于是选择测量方法和仪器去测量,获得测量结果R,根据测量方法和所用仪器可以评估出所得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U95,于是会知道真值以95%的概率在R±U95的区间内,但是具体在那个位置,在左边还是右边,无从知道,只能说都有可能。您说真值可知还是不可知?说可知,是说它在某个区间里;说不可知,是说它不能给出具体的数值(位置或单值)。说到底真值是不可知的。真值不可知,误差不可求,这自古以来就是误差理论的观点,这并不是不确定理论的新观点,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就是再出个什么理论还是这样!!!误差理论中有个误差公理大家应该接受吧,它告诉我们,任何测量都存在误差。现在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现在也有一个不确定度公理,希望能够接受:任何测量都存在不确定度。误差理论中有个“微小误差取舍准则”,现在就应该有一个“微小不确定度取舍准则”。真值、测量结果、测量误差和不确定度的关系够清晰了吧!
        仪器的检定或校准只是一种特殊的测量,同样要搞清楚真值、测量结果、测量误差和不确定度的关系。但是,讨论仪器就要小心了!!要搞清楚哪些是指标(仅仅是个规定值,如允差)?哪些是指定值(如标称值、指示值)?示值误差是什么(标称值或指示值-计量标准给出的值)?测量结果是什么?真值是什么?测量误差是什么?不确定度是怎么来的?前三个(指标、指定值和示值误差)不难明白,后边四个就难说了。不信就来看看,测量结果是什么?测量结果就是计量标准给出的值,例如对电阻、量块、砝码等量具的校准,计量标准给出的值不就是对他们的测量结果吗?报告中要给出这个值及其不确定度,对于指示仪器道理是一样的;真值是什么?有人说真值就是计量标准给出的值,错!真值仍然是未知的。测量误差是什么?只有测量结果,没有真值,测量误差仍然不可求,对于仪器可以获得示值误差,示值误差和测量误差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对于仪器的校准,示值误差视为测量结果;不确定度是怎么来的?对于像电阻、量块、砝码等量具来说,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计量标准的不确定度,跟对特定量的测量相同,对于指示仪器可能还有分辨力和重复性的影响。
        真值、测量结果、测量误差和不确定度的关系,应先从对特定量的测量来理解,搞清楚了再去理解仪器的校准,理解仪器可先理解了对量具的校准,再去理解指示仪器的校准。
       主张存在以被测量的真值为中心的区间的观点我认为是错误的,道理很简单,知道了区间,而真值是中心,那不就知道了真值了吗?真值是客观存在的,也不应该变动,这不假。可是,由于我们测量手段的局限性,所获得的测量结果会偏离真值,具有一定的不确定度,我们只能反过来说,真值应该在以测量结果为中心以不确定度作为半宽的分散区间的范围内。我将其称作:计量学相对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耐特信计量检测服务平台_计量管理软件  

Copyright © 2001-2016 Nets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etson ( 粤ICP备14061212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