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制的建立
由于世界各国采用了相互不同的测量标准器具、不同的测量单位和测量方法,因而大大阻碍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到了18世纪,随着世界经济和贸易的飞速发展,统一世界各国计量单位制的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上。
米制是在18世纪末由法国创立的一种测量单位制,它以经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的四千万分之一作为长度单位,定名为“米突”(米);以米的十分之一长度为立方作为容量单位,定名为“立特”(升);以一立方分米的纯水在4°C时的重量(质量)作为重量单位,定名为“千克”(公斤)。这种制度是十进位制,完全以“米”为基础,因此得名为“米制”。法国政府根据科学家们实地测定敦刻尔克(Dunkerque)到巴塞罗那(Barcelona)之间的地球子午线的弧长和给定体积纯水的重量的结果,制成铂基准米尺和铂基准千克,保存在法国巴黎档案局,并从法律上分别赋予这两个基准以“1米”和“1千克”的值,但是,不久以后发现“档案米”比经过巴黎的子午线四千万分之一的长度约短0.2mm,而“档案千克”也不是准确等于一立方分米的纯水在4°C时的质量。
法国创立的米制,逐渐被许多国家所采用,首先采用的是欧洲的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接着,阿尔及利亚、智利、西班牙、墨西哥、葡萄牙、意大利、巴西等国也相继采用。随后,德国、美国、英国等也采用了。
1872年8月,法国政府邀请一些国家派代表到巴黎开“国际米制委员会”,有24个国家派了代表。与会代表赞成普遍采用“米制”,并认为应该按照巴黎档案局保存的“米”和“千克”复制出一些原器分发给各国使用。1875年3月1日,法国政府召开了“米制外交会议”,有20个国家派出了政府代表和科学家出席。会议批准了国际米制委员会的建议。1875年5月20日正式签署了“米制公约”,俄、法、德、美、意等17国外交代表,分别代表本国政府在公约上签了字。他们公认米制为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制,并决定成立国际计量委员会和国际计量局,组织制造铂铱合金“米”和“千克”原器。到1889年,国际计量局完成了“米”和“千克”原器的制造工作。同年在巴黎召开了第一届国际计量大会,从所制的米尺和砝码中,选出了作为统一国际长度和质量单位的米尺和砝吗,称为米制的“国际原器”,由国际计量局保存。大会还批准将其余的米尺和砝码发给米制公约签字国,作为各国的最高计量基准器。各国的基准器定期同国际计量局的国际原器比对,以保证其量值一致。截至1985年12月,共有47个国家参加了米制公约。我国于1977年5月20日参加该公约。
米制虽然有许多优点,但存在局限性。当时规定的测量单位,只涉及生产和商品交换中一些常用量的单位。但是,仅仅长度、质量、容量等单位远远满足不了物理学和技术科学研究工作的需要。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米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单位制,如厘米·克·秒制、米·千克力·秒制、米·吨·秒制等,还出现了一些不属于任何一种单位制的制外专用单位,如“马力”“毫米汞柱”“克拉”等。这样一来,单位制又多起来了,特别是许多国家还有本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单位制,由于多种单位制在一个国家内并用,互相之间又缺乏科学联系,实际应用时不得不进行复杂的换算。这就不仅造成了人力、物力和时间上的巨大浪费,而且也严重妨碍了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因此,进一步改进和统一计量单位制,又成为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于是,在国际计量委员会的组织下,科学家们在原有米制的基础上,建立了更为科学、更为简单、更为实用的一种新的单位制,即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正式通过的国际单位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