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特信计量检测服务平台_计量管理软件
标题:
关于计量建标的几点疑问
[打印本页]
作者:
wangwu
时间:
2016-8-17 08:45
标题:
关于计量建标的几点疑问
本人实验室近期准备进行计量建标,目前正着手准备一些材料。
但本实验室的背景是:
去年已获得
cnas
的检测实验室认可,且计量室归属于实验室,所以对
计量管理
制度的编写有如下疑问:
1、因计量建标是为后续建立CNAS校准实验室做准备的,可否把计量的相关管理制度整合到现有的实验室程序文件中?
2、据说计量文件一定要写成“**管理制度”,但实验室现有的文件“***程序”,这个是否有强制要求一定要写明“**管理制度”
请知道的朋友帮忙解读下,不甚感激。
作者:
chaojiwantong
时间:
2016-8-17 09:21
据说计量文件一定要写成“**管理制度”,但实验室现有的文件“***程序”,这个是否有强制要求一定要写明“**管理制度”
不需要改成****管理制度,只要你的实验室体系运行有效、适宜并充分即可,就是说你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等有效并受控。人员、环境、方法、管理制度等符合实验室通用要求。
至于建立计量标准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通用要求没有硬性规定,但是你必须撰写建标技术报告,对校准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并验证,检测,校准人员,关键岗位人员等满足相关要求就可以了,如果是国防系统的按照国防的要求编写。
作者:
spiegesq
时间:
2016-8-17 10:04
回复
7#
路云
小机构,不建标,别想CNAS受理你的校准新项目
检定,先建标,后授权。 小机构的标准装置,想拿社公标证书?
又不是特定行业内部,给你来个特定领域小授权。
作者:
everloses
时间:
2016-8-17 10:43
已获得CNAS的检测实验室认可的实验室还想获得校准项目的认可应该说还是很有远大理想的,持续改进,持续发展,实验室才会有生命力,才会有发展前途,应该值得鼓励。
对于拟申请的校准项目要获得CNAS的认可,的确建标和通过计量标准考核是前提条件。体系文件的完善和处置原则我在6楼说了我的建议,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处理的。但,正象8楼量友所说难度还是相当大,对于申请校准项目的CNAS认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还应该加以认真论证,包括本地本行业校准市场的需求和法定与授权校准机构的能力,本单位的人、财、物、环资源投入情况都要充分分析。只有立足于本单位的检测项目需求,着眼于填补本地区本行业的校准项目空白,通过计量标准考核和计量授权就相对容易些,CNAS也就比较顺当了。
作者:
蔡春晖
时间:
2016-8-17 11:13
检测和校准是有区别的,相关内容应该增减,而不是改名称。。
作者:
lillian0630
时间:
2016-8-17 11:33
1、校准和检测有许多相通的要求,如设备、方法、文件、记录等要素,对一个既有校准又有检测的实验室,执行一套体系是比较省事、好管理和做法。
2、文件叫制度或程序,其实没有强制要求,应视情况而定,每个单位的习惯不一样,关键看执行情况。
作者:
ttyn727
时间:
2016-8-17 12:13
校准
只强调溯源性证明,其设备的准确度级别应符合校准的相关规定,并没有强调一定要建标。建标属于法制计量范畴的要求,如果是开展
检定
,出具的是《检定证书》,则应该建标。
作者:
一条龙
时间:
2016-8-17 13:21
标准可以分为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我国过去把管理标准称为管理制度,而检定规程、校准规范等就是技术标准。其实管理标准是分层次的,一般单位都分成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第三层次文件,这就类似于管理一个国家的文件分成宪法、中央政府和主管部门法令和法规、地方政府规定。因此无论是管理手册、程序文件还是第三层次文件都视同为管理制度或者管理标准。
如上所述,你的两个问题我认为:
第一,“把计量的相关管理制度整合到现有的实验室程序文件中”是完全可以的。
第二,实验室管理体系的第二层次文件称为“***管理程序”,但是,并没有哪个标准或法规规定强制要求计量文件一定要写明“**管理制度”,计量文件叫“管理制度”、“管理规定”、“管理标准”、“管理程序”是自己的习惯和权力,作为管理体系认证,最好还是按国际惯例叫“管理程序”。支撑管理程序的第三层次管理标准可以称为“管理细则”或“实施细则”等。
作者:
爱上阿南
时间:
2016-8-17 13:35
连17025都是“检测和校准实验室”通用,只要能够合理使用不冲突,就可以作为一个文件整体使用。
欢迎光临 耐特信计量检测服务平台_计量管理软件 (http://weblims.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