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特信计量检测服务平台_计量管理软件

标题: CNAS-CL01对检测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要求此说法对吗? [打印本页]

作者: CCH    时间: 2016-8-16 20:38
标题: CNAS-CL01对检测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要求此说法对吗?
cnas-CL01:2006对检测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摘录如下:

作者: 光头人1    时间: 2016-8-16 21:34
回复 4# 规矩湾锦苑


    要能看一下该国际标准的原文就好!
作者: 威风凛凛    时间: 2016-8-16 21:40
“这种情况下,实验室至少应努力找出不确定度的所有分量且作出合理评定,并确保结果的报告方式不会对不确定度造成错觉”。其中“并确保结果的报告方式不会对不确定度造成错觉”对吗?
作者: 3266364gxf    时间: 2016-8-16 21:40
非常感谢规版认真地分析原文,并耐心地解说!当然我也知道:“the result”并不是单指正负号前面的a那个“测量结果”,而是指检测报告“结果”a±U。
正如在JJF1001—2011中测量结果的定义为:与其它有用的相关信息一起赋予被告测量的一组值。在JJF1001—1998中更直接,测量结果的定义的注(2)说:“测量结果的完整表述中应包括测量不确定度”。
      我之所以认为远不如翻译成“确保不确定度的报告方式不会对结果造成错觉”更贴切,是因为CNAS-CL01之5.4.6.2:检测实验室应具有并应用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程序。某些情况下,检测方法的性质会妨碍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严密的计量学和统计学上的有效计算。这种情况下,实验室至少应努力找出不确定度的所有分量且作出合理评定,并确保结果的报告方式不会对不确定度造成错觉。
在“并确保结果的报告方式不会对不确定度造成错觉”之前,都是在说不确定度,不确定度本也有不确定度的报告之说哦!
作者: gooobooo    时间: 2016-8-16 22:02
谢谢规版热心、认真的回复!并给出了很好的实例!但你回过头去看,就正如你举的例子的该情况。用“并确保结果的报告方式不会对不确定度造成错觉”来表述,远不如用“并确保不确定度的报告方式不会对结果造成错觉”去表述贴切。你说是吗?
作者: gxf3266364    时间: 2016-8-16 22:09
回复 3# 刘彦刚

  我认为“并确保结果的报告方式不会对不确定度造成错觉”的说法还是正确的。
  测量结果的报告,既要报告测量结果也要报告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例如有个报告方式是a±U,其中对前面那个“测量结果”不会有任何人有错觉,容易造成错觉的就是后面那个不确定度。
  例如报告形式仅仅给出98.12±0.03而不给出k的话,就会使人造成猜想,不知道是指测量结果介于98.12-0.03至98.12+0.03之间呢,还是指测量结果就是98.12,0.03是测量结果98.12的“可疑度”。前者是说测量结果的分散性,指的是一群测量结果在一个分散性区域内,后者是指就一个测量结果,其不确定度是0.03。甚至更有甚者会理解成被测参数的名义值是98.12,其允许偏差为±0.03。因此,实验室的《不确定度评定管理程序》应严格规定可以“确保结果的报告方式不会对不确定度造成错觉”的报告方式,这个报告方式就是JJF1059.1规定的报告方式。例如给出U就必须给出k,给出Up就必须给出p和Veff或kp,而不能只给出U或Up,也不能给出U时不给出k=2或k=3,却给出k95、k99之类,给出U95却给出k=2或k=3,不给出k95之类牛头不对马嘴的报告方式,这种错误的报告方式至今仍在一些出版物上常见。
作者: 快乐.每一天    时间: 2016-8-16 22:12


我找到了原文,可他认识我,我不认识他哦!规版:请你译一下!谢谢!
作者: ttyn727    时间: 2016-8-16 23:39
回复 8# 规矩湾锦苑


   规版的英语还不错嘛!
作者: chaojiwantong    时间: 2016-8-17 00:10
回复 8# 规矩湾锦苑


    当然,毕竟得承认中、英文习惯的不同。我们要与国际接轨,也得慢慢习惯人家的习惯。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说CNAS文件也有有待完善的。就说该CNAS-CL01:2006之第5.4.6.2项:
[attach]84[/attach]

之注(1)中的:“据以出满足某规范决定的窄限”,在CNAS-CL07:2011中:

[attach]85[/attach]

表述为“用来确定是否符合某规范所依据的误差限的宽窄”就好理解多了!
作者: darny    时间: 2016-8-17 00:26
是否应该为:“并确保不确定度的报告方式不会对结果造成错觉”。
作者: wangyoo2003    时间: 2016-8-17 01:05
回复 7# 刘彦刚

  “Shall ensure that the form of reporting of the result does not give a wrong impression of the uncertainty”这句话是个由“that”引导的从句。
  从句中词组“the form of reporting of the result”是主语,意思是“结果的报告形式”。词组“a wrong impression of the uncertainty”是宾语,意思是“不确定度的错误印象”。“does not give”是谓语,意思是“不给、不产生、不作出、不使”。合起来翻译就是“结果的报告形式不产生不确定度的错误印象”。
  单词“ensure”的汉语意思是“确保”,整句话的意思是“确保结果的报告形式不产生不确定度的错误印象”。因此CNAS-CL01将此句话翻译成“确保结果的报告方式不会对不确定度造成错觉”,应该说翻译没有偏差。
  我估计老兄之所以有远不如翻译成“确保不确定度的报告方式不会对结果造成错觉”贴切的想法,主要还是对“the result”(结果)的理解上。如果把“the result”理解成单指a±U中的a这个“测量的结果”,您的想法应该是合理的。但如果把a±U整体理解成“报告的结果”,标准的说法就是合理的了。看来标准原文所说的“the result”并不是单指正负号前面的a那个“测量结果”,而是指检测报告“结果”a±U。
作者: 飞翔de希望    时间: 2016-8-17 01:16
回复 10# 刘彦刚

  哦,这个条款的含意有点多,我们要全面理解这个条款的含意:
  第一,是说实验室应该制定一个《不确定度评定管理程序》;
  第二,是前面您提到的,是说应该规定不确定度的报告形式,报告形式不至于使人误解不确定度;
  第三,是说不确定度评定是一种风险估计行为,在评估过程中,可以把过去的、前人的、权威机构的、行业内默认的这些经验和数据作为已知信息用于评估,不必“事事亲恭”,不一定样样自己费劲计算或自己做实验;
  第四,是说测量方法决定了输入量的识别,而测量模型是检测方法的数学表达式,因此测量模型决定了不确定度分量的识别,在书写测量模型时应根据被测量(输出量)要求的“严密”程度识别输入量,写出复杂程度合理的测量模型。测量模型的复杂程度(不确定度分量多少)取决于:a)检测方法(原理),检测方法决定了输出量与输入量的函数关系;b)顾客要求,顾客对输出量的测量方法的要求和测量范围、准确性要求等;c)规范规定的“误差限宽窄”,这是对b)诸多要求中的“控制限”要求的突出强调,被测参数的控制限(或允差)的要求越严格测量模型就应越复杂(考虑的输入量越多,不确定度分量也会越多)。因此我赞同您说的CNAS-CL07的8.9条描述比CNAS-CL01的5.4.6.2条注1的描述更容易让人理解。




欢迎光临 耐特信计量检测服务平台_计量管理软件 (http://weblims.cn/) Powered by Discuz! X3.2